所有語言
分享
文章來源:技術領導力
K哥的朋友王總,是某大型集團董事長,去年從大廠重金挖了個P9做CTO,並對其寄予厚望。上任后不久,CTO就給王總分析未來趨勢,提出了AI戰略,要求集團投資3000萬搞大模型。
沒成想,不到一年時間3000萬預算就造光了,而CTO口中的大模型卻連影子也沒看到。董事長也慢慢回過味來,果斷叫停了項目,裁掉了CTO。類似這種在大模型上折戟沉沙,幾千萬花下去,毛都沒看到的真實案例,K哥今年至少聽了5個以上。在當前環境下,為什麼還會出現這麼多“看上去很傻”的故事,今天K哥就和大家聊一聊。
1、技術本身,並不創造價值
大模型無疑是近年科技圈風頭最盛的熱點,很多企業都把大模型當成了不容錯過的風口,砸錢建團隊,跑步進場準備淘金。大模型真就是現成的金礦嗎?所謂大模型,其實就是具有龐大的參數規模和複雜程度的機器學習模型。它所帶來的生成式AI技術,可以讓人用自然語言與機器交互,確實是数字時代的又一次重大革新。但說到底,大模型仍只是底層技術底座,其本身並不能直接創造價值。
舉兩個例子,就更容易理解了。膠捲時代的王者柯達,早在1975年就在實驗室里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但由於擔心這項技術會影響膠捲銷量,就一直沒有推廣應用,最終被呼嘯而來的數碼時代所淘汰。
和柯達的命運一樣悲催的,還有施樂公司,這家公司最早推出了個人電腦,爆火的卻是IBM和蘋果;最先創造了GUI(視窗界面),受益的卻是微軟的Windows;最早發明了鼠標、鍵盤和以太網,自己到今天卻還在“執著”做着上世紀的生意——賣打印機和複印機。
不管什麼領域,如果只是一味卷技術,而不考慮將其商業化落地,相信都會遇到柯達或施樂的尷尬。對於大模型產業鏈上的參与者而言,必須要想通一點,大模型是一個基礎,必須把它“下沉”到各應用場景中去,讓它的上面“長”出有價值的應用,讓技術真正為應用服務,這個產業才算跑通了,才有可能越做越大。
2、技術總是短期被高估,長期被低估
去年開始,全球範圍掀起了以大模型為代表的生成式AI浪潮,國內很多企業也不甘人後,积極入場。一時間,但凡和算力、算法、數據、網絡安全、雲計算、AI相關的企業和題材,都能被追捧上天。
360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自去年年初AI大模型爆火后,周鴻禕就頻繁發表言論,表示360不會錯過這一歷史性機遇。結果,360的股票從2月初的7塊多錢,暴漲至4月初的20多元。類似360這樣,在AI大模型題材風口上,股價暴漲、市值大增的企業還有很多。從財務和投資的角度看,有些人確實已經嘗到AI大模型帶來的“甜頭”。但從技術革新的角度看,我們還遠沒看到大模型給人們工作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
比爾蓋茨說過:“我們總是高估未來2年會發生的改變,低估了未來10年將發生的改變。”雖然大多數人都對AI大模型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沒有異議,但如果過於短視或過於急功近利的看待這一技術,就未必是好事了。
在未來,AI大模型絕對有無限大的價值,等着我們去發掘。但我們要審慎客觀地看待它的發展周期,不要總幻想它能在短期內給人類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或者給個人帶來潑天富貴。畢竟,我們見證過太多“風口”過後的一片狼藉。
1、從百模大戰,到十模共生
儘管不斷有大佬高喊“不能落地的大模型沒有意義”,但絲毫不影響近一兩年來大模型賽道的激烈廝殺。截至去年8月之前,國內就有超過120家機構或企業發布了自己的AI大模型。李開復被問到大模型賽道最終能有幾家活下來時,直白回答“除了大廠,中美加起來應該可以支撐五六家左右。”算上大廠,也不過是“十模共生”。
大模型賽道本來就是資本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數據密集型的賽道,在準備進場前就要先想好一系列複雜的問題,比如人才建設問題、技術落地問題、數據和隱私的問題,商業模式問題等等。這註定是科技巨頭戰場,絕大部分中小玩家,都不具備上牌桌的實力。
話很殘酷,但道理很對,看看近幾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埋葬了多少夢想家,才最終跑出寥寥幾家“造車新勢力”。今天的大模型也是如此,可以信仰,但不要FOMO(Fear of Missing Out,怕錯過),要清楚這還不是商業風口,而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技術革命。
2、利用AI基建,開發AI雲原生應用
比爾蓋茨有這樣一個判斷:Agent是下一個互聯網。李彥宏也公開表示:“中國現在有好幾百個基礎模型,這是對社會資源巨大的浪費,更多的資源應該放在去探索跟各行各業的結合,探索有沒有什麼全新的超級 APP 的可能性。”
大模型的能力湧現,需要一個載體Agent的形態,使其能夠像人一樣在不同的角色中,操作不同的工具,完成不同的任務。尤其在大模型基礎能力,已經達到很高水平的情況下,一些企業如果懂得利用AI基建,開發適合自身的AI雲原生應用,既又現實可行性,又能為企業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3、AI不是工具,而是戰略
科技發展到今天,AI給我們帶來的不只是效率的提升,還是業務模式的變化,組織架構的整合,工作流程的優化,以及目標路徑的重建。因此,對當下的企業而言,AI不只是工具,更是戰略、是頂層設計。
最近不少老闆找到K哥,請我為他們的企業做AI方向上的戰略規劃諮詢。在這裏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大致做法,你也可以依葫蘆畫瓢,給自己的企業做AI戰略規劃。
1)洞察診斷;首先要對企業現狀進行了解和診斷,並在這個過程中識別出管理者對AI技術的真實痛點和需求。
2)學習/培訓;根據診斷結果,K哥設計出針對性強的學習方案,包括3次AI培訓和一次AI公司参觀。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企業管理者通常會對AI技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並開始對AI技術的應用產生一些想法。
3)戰略規劃;在企業管理者對AI技術有了更多的認知后,K哥開始帶領他們進行AI戰略規劃。通過頭腦風暴、SWOT分析等方法,K哥會幫助這些管理者制定切實可行的AI戰略規劃,設計適配的業務模式。
4)落地實施;在AI戰略規劃制定完成后,K哥還將協助企業管理者將規劃付諸實施。包括幫助企業建立AI團隊,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培訓等。這些對K哥來說,資源都是現成的,但是對企業來說卻很難找到這樣的人才和服務,這也是我的價值所在。
5)復盤評估;在AI戰略規劃實施一段時間后,K哥會對實施效果進行評估。了解戰略規劃和業務模式落實的實際效果,復盤當中的成績和問題,並加以固定或優化。
戰略梳理的方法論很多,比如:IBM的BLM(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業務領先模型)、波士頓BCG矩陣等等。
1、回顧科技發展史,感知AI未來
很早之前,谷歌創始人就曾說過:“未來將沒有互聯網公司,所有的公司都是互聯網公司。” 現在看來,所言非虛。無論是製造業、零售業,還是服務業,都在积極 “+互聯網”,不遺餘力地將互聯網技術融入到自身的業務中。
AI領域,無疑也會複製同樣的發展趨勢,就像阿里前CEO張勇所說的那樣“所有的產品,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比如新能源汽車上通過搭載AI系統,可以實現自動駕駛;電商平台藉助AI大模型,推出7x24小時更“勤奮”更靠譜的智能客服。
歷史是一面鏡子,看懂了昨天,就明白今天該怎麼做。AI技術,無疑將成為人類歷史發展新階段的“新引擎”。多看互聯網的過去,才能更好把握AI的未來。
2、AI原住民,將淘汰AI新移民
最近聽一位朋友說,他兒子學了5年美術,現在準備放棄了。問原因,朋友告訴我:“兒子覺得繼續學美術,已經對將來沒什麼幫助了”,朋友接着感慨:“如果只從多一門技能的角度看,這個時代學畫畫確實沒什麼意義了,看看商場、超市、地鐵站的海報,全是AI創作了…”。我又問朋友如何看待AI的畫風,朋友回答:“我明白你的意思,也許我們有些不習慣,但誰能保證下一代人不會習慣呢?誰又能知道AI繪畫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呢?”
這段話給K哥帶來了很大震撼,如果說當前職場中的70、78、90們是AI新移民,那麼現在的00后、10后,就是AI的原住民,他們和我們的差異不只是技術上的,更是思維上的。
生產工具(AI)的革新,必然催生新的生產關係、生產模式,塑造新的思維認知和行為規則,同時也會加速對老舊生產力,生產工具的淘汰和改進。這是細思極恐,但又很難避免的現實。如果想讓自己成為“例外”,最好的方式就是理解AI,掌握AI,運用AI,這樣也許能在未來的社會中,保有一定的競爭力,而不至於被AI新移民們快速淘汰。
未來已來,AI時代大家各自珍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