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作者:羊爾
8月15日,有攝影師(微博賬號Jeff的星空之旅)發文稱“自己拍的173張照片被視覺中國告侵權,還索賠8萬多元”。事件迅速引髮網友熱議,之後,“自己拍的照片被視覺中國告侵權”詞條登上熱搜,截至發稿,閱覽量已達3.6億。
攝影師微博截圖
視覺中國再次陷入版權爭議,網友紛紛表示“早就司空見慣”。@中國國家天文 官博也在攝影師“Jeff的星空之旅”的微博下評論稱,“我們也收到過類似電話,諸如美國航天局NASA發布的公版圖片都算作他們的版權。”
一石激起千層浪,還有網友嘲諷說“要想富,得訴訟”。視覺中國2022年報显示,2022年視覺中國涉及89起訴訟,多數是“侵權作品信息網絡傳播糾紛”。而這一數據在2018年是1908起,2017年甚至高達2279起。此前還有一篇名為《天下自媒體苦視覺中國久矣》的文章曾在社交平台廣泛傳播,“碰瓷式維權”的做法引發業界關注。
視覺中國的一系列維權訴訟在攪動國內版權市場的同時,也讓人們把目光聚焦在正大火的AIGC行業。
視覺中國数字版權業務的經營模式還學不學?怎麼學?市場還能有信心嗎?處於萌芽期的AI作品版權又該何去何從?對於想要做好AI作品版權服務的公司而言,這是他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在小紅書上搜索“AI收費”的詞條,會看到大量AI收費相關的帖子。有人追求薄利多銷,9.9元一個圖包,一般包含5張;有人主打個性化、差異化,提供定製服務,一幅作品從五六十到二三百,價格參差不齊。
帖子來源:小紅書
這樣的貼子實在太多。AI繪畫熱潮不退,越來越多的人湧入這條全新的賽道,大家已經不像最初那樣只是沉浸在“文生圖”所帶來的震撼。“既然AI是普通人可以玩的藝術,那如何用藝術變現”是現在的創作者思考的主要問題。
鄒慶的本職工作是一名插畫師,他擔任過CN中國郵票郵品的設計師,也是叻喵工作室創始人,還負責峰值傳播品牌的設計工作。作為資深的藝術行業從業者,對於AI繪畫的風靡,他表示熱烈歡迎:“目前我們在商業方案中會用到AI,營銷海報也會用AI。”他說自己很早就已經開始將AI投入到工作流中。
但同時他也指出,涉及角色IP、動畫等資產類的作品,他會更謹慎,即使合作的客戶覺得AI做的創意稿很不錯,他們還是會人工再創作一遍。“目前國內的版權註冊只會承認人類創作者的簽字作品,在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出台前,資產類的作品還是用純人類作品更保險。”出於規避風險的考慮,乙方“不敢畫”,甲方“不敢用”,都讓AI作品的商用之路舉步維艱。
對此,律師劉紅林在做客《無界Talk》時特別分析了這一點並給出了意見,她認為作為人工智能產品的使用者,如果我們無法判斷所使用的模型在訓練過程中是否完全合規使用數據,或者平台在協議中未明確表示生成物的版權歸屬問題,為了降低侵權的可能性,最穩妥的方式是將人工智能作為輔助工具,在其生成物的基礎上進行後續的創作與修改,使得作品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二次創作而成的作品符合著作權法保護的要求,那麼此時作品的版權無疑屬於二次創作方,企業可以放心使用,即使用於商用,侵犯知識產權的可能性也較低。
對於這條思路的運用,攝影師張虎博很有發言權。最近,他先是應甲方需求,用AI輔助完成了一個品牌logo的設計,之後又使用AI為甲方完成了啤酒的包裝設計。
他透露,甲方正是在看到他在社交平台頻繁地推廣AI繪畫技術后,主動要求用AI輔助來完成設計的。“比起純人工創作,AI的加入會降低成本,這是老闆們很樂意看到的事情。”
對獨立導演李超而言,AI作品首次商用是他在研究AI繪畫技術一年後的一次大膽嘗試。由他參與制作的旅遊宣傳片《AI眼中的嶗山四季》在2023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開幕式上大放異彩。該條視頻是他和團隊成員在AI輔助下僅用三天就完成的精品之作。
在同多位AI藝術愛好者交流后,我們必須承認,虎博和李超的經歷只是少數。雖然他們成功實現了AI作品商用這件事,但商業合作的路徑幾乎是單向的,合作機會也屈指可數,“守株待兔”,等着甲方上門實在太被動了。
其實,在很多AI繪畫平台,都聚集着無數專業的AI創作者,也有不少有需求的甲方在靜待時機,尋覓合作者。那如何在兩者之間,實現供需信息的互通?怎樣做才能對雙方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
AIGC行業從業者李本漲認為,AI繪畫平台應該充分發揮發揮資源優勢,扮演好撮合交易的角色,儘力解決上下游分散化的問題。讓優質內容提供者獲得足夠的利益,進而繼續產出更多、更優質的內容,讓需求方以低成本獲得高質量內容,從而形成正循環。
他以視覺中國為例,補充論證了 AIGC 数字版權的可行性:“傳統数字版權業務已經是視覺中國的核心業務之一,能夠通過数字化手段快速為內容創作者變現,這種模式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但眾所周知視覺中國分成給創作者的收益比例是非常低的,而且也因為傳統作品內容創作成本較高,使用者找到心儀內容的概率偏低,並可能會帶來同質化嚴重的問題。相比之下,AIGC作品具有低成本和高創造性的天然優勢,這些問題也會得到解決。”
5G富媒體化的趨勢下,自媒體大V不斷湧現,商業化程度不斷提升,加上他們合規運營的考慮及自身支付能力的提升,市場對於版權圖片的需求將持續擴大。而AI繪畫因為創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甚至質量更好,或將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AIGC数字版權業務由各方利益訴求催生而來,也是各大AI繪畫平台不可忽視的用戶需求。
廣告行業從業者庄造今年3月開始接觸AI繪畫,在玩過國內外各大主流AI繪畫工具后,他成為了無界AI的忠實用戶。“無界的優勢其實很明顯,模型豐富,功能多樣,更新頻率快,平台定期舉辦大賽激發了用戶的創作积極性。但我想說的是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優點,還有一點很容易被忽略,就是生態很完整。”
庄造口中的“生態”指的是無界AI是一家集AIGC 繪畫、数字版權交易、創作者社區多功能於一體的AI繪畫平台。“現在很多做AI繪畫的都會抱着想要變現、賺錢的心理,無界給大家提供了出售作品的平台和出口,這在眾多AI繪畫平台中並不多見。”
對此,我們特別諮詢了無界AI数字版權業務的負責人阿本,他介紹說,無界 AI 数字版權業務於今年4月上線,一方面通過區塊鏈技術確權保證創作者版權利益,且和杭州互聯網法院打通,可一站式提交確權證明從而快速維權;另一方面給創作者更高的分成比例,為創作者生態助力;再加上 AIGC 繪畫技術的創作唯一性,通過 Prompt 關鍵詞實時生成符合用戶需求的同風格圖片,能真正做到“千人千圖”。
鄒慶體驗過無界AI的區塊鏈確權技術,他提到,在使用通過無界AI創作的作品作為商業素材時,確權證書已經可以作為來源證據獲得合作方的信任。
大俠則通過無界AI的確權技術捍衛了自己的合理權益。今年7月初,“坤家軍頭像”火爆全網,身披各色盔甲的Q版黃色小雞一經發出,便深受各路“坤友”的喜愛,大家紛紛換上頭像響應號召集結成軍,很是壯觀。
大俠作品
由頭像引發的狂歡在互聯網上成功斬獲近億的流量,就連搬運者也分到了一杯羹,但作品的創作者“大俠”卻並未被大眾看見。在同侵權者溝通無果后,他以無界AI出具的確權證書作為依據對其搬運作品的行為進行了投訴,最終受到了抖音平台的支持。
“好在之前平台的商務市場經理建議我在平台的数字版權市場上傳作品並做好確權登記,這個時間早於侵權者發布視頻的時間。”大俠解釋道。
“隨着用戶池的擴大,社區內關於AI数字版權業務的呼聲越來越高,這項功能算是應運而生。我們的目標就是打造全國最大的 AIGC 数字版權內容平台。”阿本對AIGC数字版權業務的未來發展很有信心。
無界AI数字版權市場作品
登陸無界AI官網進入「商用圖片」版塊或者進入安卓端的無界AI App,會看到首頁的AI商用作品。目前該板塊包含了“風光、頭像、壁紙、科技、節日、動物萌寵、家居、建築”等共計十一個分類,用戶在申請成為創作者成功后,就可以上傳自己的AI作品。(點擊《不用求圖!想買就買!優秀的AI創作者都來無界支攤兒了!》,可獲得申請成為創作者的路徑)
在最新作品展示中,我們看到了庄造的“設計系列”作品,色彩鮮明,幾何元素明顯。進入他的版權主頁,還能看到動物系列、場景系列、人物系列等多種多樣的主題作品。
庄造作品
這和他在無界AI 的個人主頁上所發布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在那裡,他展示了大量的二次元頭像和插畫作品。“在版權主頁,我是想做風格化作品,版權市場對作品的原創性要求較高。”
負責AI商用作品審核的工作人員葛豪補充說,審核會根據用戶創作作品的風格多樣性、畫面描述詳略的豐富度、描述的重複度(會與廣場進行比對機審),以及對融合模型、高級參數、AI實驗室工具的應用熟練度,到最後的最終出圖內容完整性、圖像的效果質量進行綜合審核。
就像他所說的,平台的AI版權市場對作品的質量有一定的要求,要想成功通過審核,必須滿足一些基本標準,包括“從未發布至廣場或詞/圖”、“無參考圖”、“非一鍵同款作品”、“必須是站內創作的作品”等。
數據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視覺中國提供4億張圖片、3,000萬條視頻和35萬首音樂等可銷售的各類素材,是全球最大的同類数字版權內容平台之一。視覺中國的誕生是國內版權市場的需求所驅使,雖然無界AI版權市場的作品數據與之相比尚存在差距,但AI版權市場存在缺口,註定要有“願意吃螃蟹”的公司做出嘗試。
在推動AI作品版權市場發展的萬里長征中,像無界AI這樣,開通AIGC数字版權業務也只是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採訪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國內針對C端用戶的AIGC平台尚存在供需不平衡的問題:“很多用戶是抱着賺錢、變現的想法湧入版權市場的,平台方應該在需求側發力,吸引更多下游的個人、機構、公司加入,讓優秀的数字藝術品能夠流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