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ChatGPT全球爆火之後,5月,英偉達(Nvidia)創始人黃仁勛一頭白髮,披着黑色畢業長袍,瞬間點燃了全世界對AI的熱情。
黃仁勛打開了AI的大門,讓世界看到更驚艷的圖景。在其眾多預言中,有一個並未引起關注。黃教主說,“電腦產業正在迎來再生契機。在下個十年,新型AI電腦取代價值上兆美元的傳統電腦。”
AI賦能PC?這個預言看上去並不起眼,但它可能離我們最近,也是最快能看到時間表的一個。
除了英偉達,英特爾也很快放言要全力進擊AI PC。英特爾CEO帕特·格爾辛格說,“我們認為AI PC是未來幾年PC市場的一個關鍵轉折點,我們將把AI融入到我們製造的每一個產品中。”
最終把AI PC帶給消費者的,還是聯想、惠普、戴爾這些終端廠商。十多年來,聯想集團全球PC霸主身份未經動搖,惠普和戴爾緊隨其後,這看上去是一門傳統且穩定的生意。
不過,行業隱憂也不斷浮現。疫情讓人們重新認識到PC作為生產力工具的重要性,三大PC廠商業績大漲,疫情后需求回落,行業又普遍面臨下行壓力。
壓力還來源於,不斷有人揚言更智能、更便攜的手機、平板等設備終將“徹底取代”電腦。在這場注意力爭奪戰中,PC看上去不佔太多優勢。
在AI面前,PC廠商的觀點空前一致。惠普CEO洛雷斯說,“我在這個行業工作多年,但從未見過如此機會,AI能夠真正推動創新、滿足客戶新需求。”
但認準了機遇,速度也要夠快。惠普表示明年有望推出AI PC產品,戴爾也釋放在提供硬件等支持的同時,也要All in AIGC的信息。
但論速度,惠普和戴爾還是落在了霸主聯想集團的後面。來自各方供應鏈的消息显示,聯想將在今年秋季首批發布最新基於英特爾的AI PC。這也是AI PC離我們最近的時間表。
AI PC要來了,它會把我們帶到何方?
有沒有一個彼時彼刻,正如此時此刻?英特爾CEO帕特·格爾辛格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我們認為AI PC是未來幾年PC市場的一個關鍵轉折點,與迅馳和Wi-Fi的重要性可以相提並論。
21世紀初,英特爾和AMD兩大芯片巨頭聚焦處理器性能,開啟了一場激烈大戰。當時,英特爾的奔騰和賽揚系列處理器佔主導地位,而AMD則推出Athlon和Sempron系列,試圖在性能上壓過英特爾,在研發過程中,AMD突破了當時僅有的32位桌面處理器,推出了首款64位桌面處理器Athlon 64。
這項技術突破引發了對於處理器架構和性能的討論,英特爾則在隨後推出了自己的64位處理器。
這些可能都還是小打小鬧,2003年才是決定勝敗的時刻。
2002年9月,英特爾在秋季信息技術峰會上發布了Banias(即“迅馳”系列),稱這是專為筆記本電腦而設計的平台,不像以前的“奔騰Ⅲ”和“奔騰4”,只是把台式機CPU小型化了。
這一產品隨即引起轟動。2003年1月,英特爾公布“迅馳”名稱,並於當年3月公布相關產品,正如英特爾所說,迅馳帶來的個人電腦的變革,讓人們“無論何時何地,辦公室、家裡、機場還是咖啡館,人們都可以通過筆記本電腦或PDA 與互聯網寬帶連接”。
迅馳架構將Pentium M處理器、芯片組和802.11無線網絡模塊三者變成了統一的解決方案,一方面轉移了與AMD的頻率大戰,另一方面PC終於可以不被網線和電源線束縛,隨時隨地提供效率與服務,這也加速了筆記本輕薄化發展。當年,有廠商推出了一款僅重1.09公斤的筆記本,最薄處約為14.9mm。
新架構成為英特爾2003年至2005年13%銷售業績增長的主要來源,其背後折射的是艱難的技術創新。2000年開始,英特爾推出採用Netburst微處理器架構的Pentium 4和Pentium D,追求運行頻率,但這存在性能損耗嚴重、發熱量大的問題,台式機尚能承受,筆記本運行效率則大大降低。怎麼辦?唯有開發出更適合筆記本使用的處理器。
帶來高光的迅馳架構也險些夭折。當年這一架構由以色列研發中心發明,但美國總部不以為然,且還被公司其他部門嘲笑,只因為這一架構並不符合傳統和“行業趨勢”——使計算機晶體管芯片的時鐘頻率更快。迅馳的時鐘頻率是當時流行的奔騰系列的一半多一點,價格卻是奔騰系列的兩倍多。
以色列研發中心最終說服總部,也由此讓英特爾贏得了短期競爭,並引領了芯片發展的方向,給筆記本用戶帶來了更多的便捷和速度。
英特爾CEO重提迅馳,顯然並不是只想重溫光輝歲月。從2003年至今,英特爾與微軟結成的“Wintel聯盟”未能重現“迅馳時刻”,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創新,都如擠牙膏般,再無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現。
但同樣是這20年,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橫空出世,不斷迭代,成為人們的新寵,電腦在此過程中多少有些落寞,即使它仍保有不可或缺的“生產力工具”之位,未被真正“取代”。
帕特·格爾辛格正在宣示,屬於PC的又一時刻來了。
整個行業也再次興奮起來。
來自各方供應鏈的消息显示,聯想集團將在今年秋季發布最新基於英特爾的AI PC,並將採用名為Intel AI Boost的專用AI引擎。這或許將會是全球首款真正意義的AI PC。
來源:英特爾知IN公眾號
7月,英特爾官方微信公眾號公布,已聯合聯想集團在上海聯合打造並啟用“先進系統創新實驗室”。
“聯想與英特爾共同打造了創新計劃,能夠使客戶在未來的PC平台上獲得全新體驗,”英特爾方面表示,其中約30%的想法正在聯合實驗室的Meteor Lake系統進行概念驗證測試,其餘70%的創新想法將運用在未來的PC平台。
剛剛過去的Q1財季(4月—6月),受需求端和庫存較多影響,全球PC出貨量都不算理想,聯想集團的PC銷量也承受了一定壓力。
但聯想集團對PC的未來卻有了更清晰的規劃。楊元慶認為,“真正不需要上網就能實現推理的AI PC 大概率明年會面世,之後AI PC會一代代更迭,設備會變得更智能,更懂你,成為你的隨身伴侶”。
對於個人和企業來說,作為端的PC和智能設備,將比雲更安全。AIGC會促進智能終端的更新換代和升級,因為無論是從可獲取性還是從安全性看,未來趨勢是生成式AI會更多發生在端邊,而非雲上。每個人既想享受生成式AI帶來的好處和生產力,又不想因為上雲泄漏隱私,那麼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自己的設備。
最理想狀態是只有自己的終端設備最懂你,雲上的公共知識可以為人們所用。楊元慶打了個比方——將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雙胞胎,只有它懂你,能夠保護你的隱私。同樣對於每個企業來說,也會有自己的人工智能鏡像,這些數據無需也不能分享。這可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AIGC火爆的當下,很多人醉心於大模型訓練,但未來用於推理的算力需求將遠大於訓練。行業內有一個共識,即未來大模型做完預訓練、需要真正產生社會價值、商業價值時,推理需求會擴大,屆時推理市場需求將佔到60%。
而現在AIGC任何電腦都可以用,但都是在雲上用,沒有足夠算力和存儲能力,將無法實現推理,更不用說學習能力了。但所有人都知道,AI PC一定會來,需求也一定會非常大,一定會推動設備更新換代。
為了AI PC的出現,聯想集團實際上已經做了至少5年的準備。
2018年9月,在聯想年度創新科技大會上,時任聯想集團個人電腦及智能設備集團總裁賈朝暉率先提出“智能PC”概念,他表示研發高效高能的智能化辦公PC,致力於推動工作效率提升。
智能PC實際已是AI PC的雛形。
聯想2019年初發布第一代超智能電腦Yoga S940,目前AI元素已經擴展到聯想Yoga、Legion、 ThinkBook、和商用ThinkPad等幾乎全系列產品線。
來源:聯想
在“超智能電腦創新論壇2021”上,聯想清晰地劃分了超智能電腦三步走的計劃:
初級智能化:快速操作,傳感器簡化交互。
中級智能化:個性化體驗,智能學習適應不同需求。
高級智能化:預測用戶需求,深度學習推送定製服務。
今天回看,聯想最早窺見了PC的未來。深刻的認知也帶來更迅速的行動。
同在2021年,聯想推出了一款自主設計、聯合開發的LA2芯片,LA2專用於PC的硬件採用獨創的異構多核心混合架構,以運行智能算法實現高效的智能控制。
依託於LA2,聯想推出具備初級和中級智能化的超智能電腦,也開發出支持深度學習、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多種AI應用場景,系統運行更加流暢,人機交互更加自然,極大提高了用戶的工作效率和使用體驗。
7月18日,微軟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多年已經沒有實質性變化的office,公布了人工智能助手Copilot 的部分演示視頻。視頻中,Copilot可以眨眼間生成草稿、做完10頁PPT、讓Excel自己數據分析、自動生成回復郵件、在視頻會議中,實時總結每個參會人都說了些什麼。
來源:微軟官網
毫無疑問,Copilot讓人們從軟件層面看到了AI世界一角,可以想見,當聯想AI PC面世,其強大的推理功能將更好支持AI軟件。
聯想集團描繪的AI世界,並不局限於PC。聯想構建的三個核心業務都是跟智能化相關,IDG重點錨定人工智能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等下一代人工智能設備的創新開發,引領人工智能終端設備的未來;ISG將繼續發揮為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提供算力底座的角色;SSG會助力全球企業加速人工智能部署,實現人工智能普慧化。
聯想還有一個得天獨厚優勢,它與英偉達、英特爾、AMD、微軟等都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全球設備提供商里,只有聯想具有跨生態開發設備的能力,其PC及手機終端覆蓋了Windows與安卓系統,因為服務器同時擁有x86和 ARM架構,聯想也具備跨芯片開發設備的能力。
再結合聯想獨家的混合製造模式,通過自有工廠完成產品的研發和設計,通過自身的供應鏈保持全球的生產穩定,通過精益製造的標杆工廠實現更高的生產精度與質量,這些都將是對未來AI PC產品體驗的重要保障。當AI時代來臨,聯想積累多年的技術將得到放大,多年來的深度技術布局也將獲得回報。
作為產品交付用戶的最後一站,聯想集團正在AI的新風口上。
AI大模型什麼時候會產生革命?當每個人都能自如使用的時候。
也正因此,無論是英偉達、英特爾這樣底層算力平台提供方的動作,還是聯想在AI和PC領域的布局,如今更像是為未來AI的普及打下的基礎建設。
對於PC廠商來說,經歷了低谷之後,他們終於找到了在這個电子設備飽和的時代,重新讓電腦偉大的路子,當PC成為AI基建的核心組成部分,在生產力與数字娛樂、個人與商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對於未來的每個人來說,由於AI和PC的存在,自己可以定義的人生越來越多。是利用生成式AI創造內容,還是藉助AI提升生產力效率,都成為他們自己的選項。
PC,以及PC所鏈接的AI世界,則傾聽着每個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