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2023年10月17日,高盛發布了當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但是,與財報同樣受到市場關注的,是高盛CEO David Solomon於當天早上發表的一份聲明:該行與蘋果就Apple Card(蘋果信用卡服務)的合作協議進行了“延長和修正”(extended and amended),修改后的合作關係將持續到2029年。
此前一年多,市場一直猜測高盛可能會放棄Apple Card這塊雞肋業務,乃至徹底退出消費金融市場。今年7月,多家媒體曾報道,高盛打算把Apple Card相關資產出售給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現在,管理層宣布了延長協議,並再次強調了高盛不會關閉消費金融業務。但是,高盛與蘋果“修正協議”的細節並未公布;David Solomon只是表示,以前的合作條款“不能讓雙方都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修正後的條款將更加平等。
在我看來,高盛對Apple Card長達四年(且虧損嚴重)的投入,以及與蘋果之間明顯非對稱(利益幾乎全部在蘋果這邊)的合作關係,是近年來金融行業與科技行業此消彼長的一個縮影。昔日威風赫赫、掌握資本市場話語權的金融巨頭,無論在規模、盈利能力還是成長性上,都已遠遠落後於科技巨頭。換句話說,華爾街與硅谷之間的天平早已徹底倒向後者。由此引發了幾個意味深長的變化:
傳統的華爾街“投行”(賣方)業務持續衰落,金融機構被迫向資產管理、財富管理和消費金融等領域尋找新的機會。
為了應用AI、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金融機構必須與科技巨頭合作,但是這種合作極不平等,前者事實上是在為後者打工。
高盛的遭遇證明,科技行業對其他傳統行業的持續侵蝕是不可避免的。與其徒勞抗拒這一趨勢,不如主動擁抱以求在新世界中擁有一席之地。
2019年8月,蘋果正式推出了自己的信用卡服務。巴克萊、花旗、摩根大通等華爾街主流金融機構都與其商談過合作,但是全部知難而退。因為對於金融機構而言,Apple Card的服務條款非常苛刻:無年費、無任何隱藏費用,利率不高,鼓勵用戶提前還款,申請門檻極低。也就是說,金融機構將承擔很高風險,卻近乎無利可圖。
最終高盛選擇了接受蘋果的苛刻條件,原因很簡單:高盛錯過了華爾街的轉型浪潮,現在必須在消費金融領域加倍下注。過去十多年,高盛的老對手摩根士丹利持續投資於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業務,已經基本轉型為一家“買方機構”;摩根大通則一直在打造“全能銀行”(Universal Bank)的道路上前進。高盛仍然保持着在投行和多個交易業務方面的領先地位,可是這些業務正在變得無足輕重。所以,高盛CEO David Solomon只能寄希望於消費者與小企業客戶——他成立了新的“平台解決方案”部門(Customer Solution),包括信用卡、商戶融資、結算銀行、企業合作服務等多項業務,它們都與傳統的華爾街業務相去甚遠。
高盛顯然知道,與Apple Card合作近乎無利可圖,但這是它迅速獲得海量個人客戶的唯一機會。而且,高盛希望以信用卡服務為“引子”,養成消費者對自己的品牌認知,逐漸向他們提供更多的高利潤服務。畢竟,與其在財富管理領域與摩根士丹利、瑞銀等武裝到牙齒的對手競爭,或者像沒頭蒼蠅一樣在廣闊的零售銀行領域亂撞,與蘋果合作可能還好一點。當然,高盛不會把寶全押在蘋果身上;2021年,它又收購了金融科技公司GreenSky, 試圖以此為出發點進一步打入消費信貸市場。
上述冒險的結果一目瞭然:Apple Card成為了近年來美國增長最快的信用卡服務,到2022年初已經擁有670萬持卡人(現在應該已超過1000萬)。在此基礎上,蘋果推出了現金儲蓄賬戶(Savings Account),以及“先買后付”(Buy Now, Pay Later)服務。這些金融服務共同構成了蘋果服務業務的重要增量,而蘋果CEO Tim Cook最重要的戰略就是把服務業務做得跟設備業務一樣大,甚至更大。僅就Apple Card業務本身而言,蘋果至少享受到了如下的戰略性好處:
Apple Card自帶購買蘋果產品24個月免息功能。雖然很多信用卡也提供類似功能,但Apple Card的發卡門檻明顯更低,從而擴大了潛在用戶群體。
Apple Card讓蘋果獲得了大量寶貴的用戶交易數據。雖然根據法律規定,這些數據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但總歸是一項不可多得的財富。
如果用戶願意把自己的金融資產和負債都留在蘋果生態里,那他就不可能離開蘋果生態了。今後,蘋果金融服務可以與健康、娛樂、教育等服務一道,構成一個完整的、用戶黏性極高的消費服務生態。
事實上,資本市場對蘋果的服務業務的一切進展都很激動,甚至勝過了對蘋果新產品的關注程度。只要Tim Cook宣布“我們的服務還有拓展空間”,蘋果的估值就可以迎來一波提升。可是在這背後,高盛付出了沉重代價:截止2022年底,在短短三年多的生命周期中,Apple Card已經讓高盛虧掉了至少10億美元;整個“平台解決方案”業務虧掉了30.3億美元。直到上個季度,“平台解決方案業務”仍然虧掉了4.5億美元,其中一部分是來自GreenSky的減記損失——這項被寄予厚望的業務,在被收購一年多以後就被放棄了。
在2021年以來的每次財報電話會議上,“消費金融業務該怎麼辦”以及“Apple Card到底有沒有盈利前景”,總是分析師最愛提的問題。進入2023年,形勢已經很明顯了:高盛不可能打贏消費金融這一仗,至少不可能以現在的方式打贏。然而,與此同時,瑞銀對瑞信的收購製造了一個全球財富管理的巨無霸,也進一步壓縮了高盛在這方面趕上的潛力。還能怎麼辦呢?
按照David Solomon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的說法,消費金融業務是一定要搞的,高盛仍然將其視為戰略性方向;問題在於控製成本、優化獲客方式。他的解答是,高盛可以收縮“直接獲客”(direct to customers)規模,轉而依託自身的財富管理業務,形成交叉銷售。這種說法近乎異想天開,因為高盛的財富管理本來就不強,而且財富管理和消費金融完全是兩種業務。
有趣的是,高盛在Apple Card上蒙受的損失,大部分並非來自客戶違約,而是來自成本費用過高。從高盛的財務報表也看得出來,消費業務的貸款減記數量不大,主要還是花的錢太多。分析師估計,高盛要為每一個Apple Card用戶向蘋果支付數百美元的費用,以及巨大的技術支持、管理成本,獲得的收入卻極低。因此,最近的重簽協議,其主要內容很可能是降低高盛向蘋果支付的費用。
在這場完全不公平的“非對稱合作”當中,蘋果再次显示了自己的威力,這也是科技行業作為一個整體相對於傳統金融行業的威力:
從高盛財報看來,Apple Card的壞賬率並不高,這無疑應歸功於蘋果的大數據技術。要知道,蘋果的策略是“盡可能多發卡、快發卡”,在這種情況下仍能實現較好的風險管理,實在難得。
蘋果通過各種方式催促用戶提前還款,果然也收到了良好效果,這是高盛無利可圖的重要原因——沒有欠款,談何利息?這再次證明了蘋果有能力對客戶行為進行深度管理和誘導。
在多次討論出售之後,高盛還是同意與蘋果續簽合作至2029年。蘋果同意降低費用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高盛實在沒有更好的獲取消費者的方法了,管理層在最近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中也承認這一點。
曾幾何時,我們認為金融業是一切商業食物鏈的最頂層,華爾街是坐在收銀機後面的“最後老闆”。可是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華爾街就開始了向硅谷“交棒”的漫長旅程。這個過程是自然發生的,華爾街傳統的投行、證券交易、固定收益等業務其實還在緩慢增長,只是大家都不再關注這些業務。科技巨頭接管了數據,接管了用戶,也接管了對用戶的影響力。它們甚至沒有興趣親自接管金融業務,只是把其中最肥的部分留給自己,把臟活累活留給金融機構——Apple Card就是一個最佳的案例。
附帶說一句,時至今日,高盛仍然是美國資本市場地位最高、歷史最悠久的道瓊斯工業指數的成分股,而它的競爭對手摩根士丹利並不是,儘管後者的市值比它高,至關重要的買方業務的規模也比它大。在科技巨頭當中,微軟、蘋果、IBM和英特爾都是道瓊斯工業指數成員,而谷歌、亞馬遜、英偉達、特斯拉都不是。沒人能解釋為什麼,或許僅僅是因為道瓊斯指數編輯委員會的反應速度太慢。
上述詭異現象不但能說明為什麼近年來納斯達克指數的複合收益率遠高於道瓊斯指數,也能說明為什麼美國的經濟增長率遠遠高於此前的市場預期。因為創新本身是一種不可預測的行為,能夠接納並助推這種不可預測性的經濟體,將會發展得更加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