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文章來源:硅星人Pro
榮耀這個公司對我來說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公司,我是把它當作一個在技術路線和產品思路上有着一些非常原始的、原創的、創新的這樣的一個公司的這種角度上去看,我認為它是一家原生的科技創新公司。
榮耀發布的這一款 MagicBook Pro 16,它是一款傳說中的 AI PC,我們能夠感受到它是一款充滿了野心和創造力的產品,但是它也代表了榮耀對於 AI PC新物種的一個理解。
榮耀產品線總裁方飛&硅星人創始人兼CEO駱軼航
方飛:我們是用三層AI的使能來最終定義我們 AI PC的。一個是 AI 使能我們整個的硬件設計和硬件系統,一個就是 AI 來使能我們整個新的交互模式,例如我們會有一個 YOYO助理出現在這個新的筆記本上,這是一個很 New 的東西。
另外一個就是 AI 使能我們整個的連接,我們的生態連接和信任環。加持了 AI 的這些交互內容,未來我們可能有更多的以人為中心的場景、體驗和助理,最終加持到筆記本上來。它也是 AI 的加持,讓我們可以八通道的業務併發,還可以同時有 7 個設備同時在線,而且任務不被打斷,而且隨着人的意圖和人的這種識別來流轉,這些在傳統的筆記本上應該是沒有的。
駱軼航:方總您怎麼看在 Generative AI 越來越成為人們普遍的或者更多的人們,無論是在生產力創造,還是在日常消費內容的角度上,是不是因為 AI 的功能越來越被大家所熟知、使用和普及,從而讓多設備之間的互聯會變得更重要?
方飛:其實一個人可能現在很困擾的是有眾多的电子設備,在你做相應的操作和處理的時候,你會在不停地進行切換。我們構想未來設備的邊界如何被打破,服務的邊界如何打破。
我們認為最終這些設備應該是一個可以隨時發現,隨時自組網,你在做工作流的時候,它是不被打斷的。同時還有一個更進階的思考,Magic OS 實際上是做一個越用越懂你的系統,越用越懂你的 AI。這個 AI 最終它可能在我的 PC 設備上是這樣的一套 AI 體系,在手機上是一套體系,但它們之間是可以融合的。
舉個例子,我在 PC 上進行辦公,進行文檔寫作,實際上我在手機上也會有這樣的場景,但這些如果未來能夠融合在一起,對這個人的學習是一個立體的,所以我們基於這樣的一個思考,我們都是在用同樣的 AI 思路賦能到我們的 PC 上,讓它去真正地打通我們的系統的底層,來學習消費者的習慣、意圖。
駱軼航:我們現在是通過整個系統層或者應用層的哪個東西去實現的,是通過 YOYO助理去實現嗎?還是通過系統地更底層的東西去實現的?
方飛:在底層角度,它肯定是一個這種資源共享的邏輯。我們整個的外設是共享的,為什麼我們可以調用這個攝像頭?也可以鍵鼠共享,這是我們底層的一個核心技術。
另外一個就是在整個的 OS 層面。你下一個意圖是什麼,這個意圖本質應該是來自於不斷地對你的行為的學習,通過一些下一步資源的預警,資源可能的調度趨勢來知道你可能的下一個動作,然後會給你動態地分配資源,你想怎麼做就可以隨時獲取這樣的一種感受。
駱軼航:其實它是通過先識別,再學習、再推理。
方飛:再預測。
駱軼航:再預測、推理然後接着把這個理解變成一個action,去呈現出來。
方飛:當然這個預測就看各家的水平,有的預測得很准,有的可能預測得不準。
駱軼航:這就是基礎模型能力。
駱軼航:大家最近這一年經常提的是 Large Language Model 大語言模型。它還涉及到一個場景一個新的概念,這個概念現在講的人不多,叫 Large action model 大行為模型,它要通過理解你的動作、你的操作、你的場景,然後去實現很多東西,去理解一些東西,它就超過了自然語言本身。
方飛:我覺得還挺有意思,因為我們其實從最初來設計我們平台 AI 的時候,那時候沒有大模型,按我們的理解,大模型它只是增強了 AI 的這種理解力,但對於手機廠家來講,我們認為榮耀的核心理念是我們的平台級 AI 能力,大模型只是其中的一個技術。
我們在 2021 年開始就用比較傳統的一些方法,但是這裏面有很多 know-how 在裏面,然後再構建我們核心的端側的人的行為學習 、action 學習一個包括場景感知的這樣的一個能力。
駱軼航:對榮耀來說其實它不是一朝一夕搭建出來的。第二個其實我不知道我這個思考是不是對,因為榮耀可能是從 2016 年左右開始去做跟 AI 相關的事情。所以我們能不能就借這個東西去講講榮耀從系統層的一個 AI 戰略,它是怎麼從萌發到它逐漸的有一個思路,在大語言模型逐漸成為一個現象級的趨勢之後,又是怎麼進一步地去讓它儘快加速落地成熟,並且能夠去實現更多的事情。
方飛:2016 年當時做 Magic 第一代,我覺得核心的初衷還是要提供很多 Magic 的體驗。到了 2016 年之後,其實榮耀一直也在探索,我們希望塑造一個智慧生命體在榮耀的手機里。這個理想一直到我們新榮耀成立的時候,我們在想,我們可以重構,可能是有機會真正地去讓 AI 能力和我們的 OS 平台發生緊密的連接。但這個連接它最終要做什麼,這也是我們當時比較困惑的,我們實際要做什麼,實際我們想做不同的場景和服務。
我們認為其實智慧化的背後是它需要的更貼心的服務,更及時的關懷。我們應該通過 AI 和連接來打通整個的設備,讓我們的服務在多設備上流轉。這樣的一個終極目標,這裏面其實它不是光 AI 了。它有各方面的技術的要求,大模型它加持的是一個 AI 的能力,它不改變我們這套已有的架構。
駱軼航:方總我們現在能不能說 Magic OS 是一個 AI 操作系統?
方飛:其實如果說從操作系統來解決不同問題的角度,我們應該是的,它是面向全場景的一個智慧化的操作系統,這是一個維度。如果說純技術維度,可能原來的 OS 內核還在,我們只是在旁邊去構建了一個 AI 的這種新的人因內核,它是一個並存的關係,但是這裏面本質上就是 AI 能力的加持。
駱軼航:這樣的話其實我們就把這個問題再推到AI PC上,它其實還是一個Windows的操作系統。我們的操作系統級的AI的能力該怎麼去體現?
方飛:可以把這套東西在 Windows 上進行構建,它不像安卓底層那麼開放或者那麼容易,但是我們這套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你可以看到我們把 OS Turbo 和 LINK Turbo 都已經移植上來了,大家可能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這些事情,現在在我們的 PC 上成為現實,而且發揮了非常核心的作用。
駱軼航 :我們都知道榮耀,大家不會想到它是一個 PC 廠商。這次我們看到榮耀全方位賦能 AI 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產品,是一個 AI PC。為什麼認為榮耀在這個領域有競爭力?
方飛:就軟硬結合的動態調校能力,最終達成了這麼極致和高性能的一種狀態,這是我們非常獨特的競爭力。包括連接,包括交互這部分也是非常領先的,很多場景現在很多廠家還都完全沒有實現。我們將來的 PC 會被改進成一個個性化的 PC,它不再是一個所有人都是一個樣子,一個反應的,它是千人千面的。我們的核心價值主張,不是說我去定義什麼叫 AI PC,誰家說的對,意義其實不大。核心是我要提供什麼樣的差異化的體驗給到我的消費者。
駱軼航:其實我特別想請教方總,我們如何去看待 AI PC 的產業生態中的新元素,以及這些元素之間的關係可能是什麼樣的,因為它比過去要複雜得多。
方飛:整個 AI PC 的到來,讓 PC 像一個真正的個性化消費品轉型。第一個,它可能在一些交互上會發生一些變化,現在都是鍵盤,可能會有更多的輸入方式的需求在這個上面產生。
駱軼航 :比如微軟說的在上面放一個 copilot 的鍵,類似於這樣的事情。
方飛:這隻是剛開始,這種更多的一種輸入方式,它可能會帶動產業鏈的一個變革。當然大家最關心的還是 OS 還有芯片。那我們在 PC 上是完全可以構建全新的一些生態的體驗的,它可能是一個移動性的設備,而且它具備這樣的一個非常大的屏幕,我覺得是未來很大的一個空間。
駱軼航 :過去對一個所謂的智能手機廠商或者一個設備廠商,大家對它的研發體系的理解是比較刻板的,我相信其實我們的研發體系在 AI 的驅動之下是發生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變化的。
方飛:其實在新榮耀成立的時候,我們就說要智慧化、生態化,它並不只是說我們要做高端機,要做摺疊屏。我們的智慧化、生態化在最早就列入了我們的核心戰略,指導我們成立了單獨的 Magic OS 部門,這個可能在其他公司不一定會是這樣的一種組織模式,這需要非常大的勇氣。所以從思想到構架上,我們是按架子去搭的。
榮耀布局的這三年,終於看到了曙光,看到了業界的認可,看到了我們真實的成果,包括我們的 AI PC 也是這樣,其實兄弟們也是積累了三年,醞釀了三年,最終達成這個結果。現在我們也同時看到一個趨勢,現在的創新,包括硬件的創新都是跟軟件相適應的。我們的團隊在向一個更深層次的創新的深水區去發展,它其實是一種解決方案。我們的創新轉向了這種解決方案和軟硬結合。
創新進入混沌期,混沌期就看各個廠家的水平。我們可能還是一群不一樣的人。我們內部的那句話叫做:走一條正確而艱難的路。以先進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行為,然後用這種挑戰的行為來獲取一個比較不可能的結果。這是我們一直做事的一個方法和邏輯,這也是為什麼新榮耀這幾年進步非常快的一個邏輯。
駱軼航:榮耀它作為一個品牌,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10 多年了,我們剛才聊的和 AI 有關的事情基本是過去 8 年的事情,我從這裏邊看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這個詞叫 ambition。我認為這個詞是個好詞,這種 ambition 帶來了一個 achieve the ambition by taking a long view。
大家過去這一段時間太習慣於就大語言模型本身去談一家公司的 AI 命運,一家公司的 AI 戰略,尤其圍繞着榮耀的 AI PC,我們對整個智能設備的產業鏈,有了一個更全景的了解,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收穫,特別感謝今天跟您的交流,謝謝方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