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文章來源:智能湧現
文|李然 李苗
編輯|李然
據 The Information 周三援引一位參与談判人士的消息報道,由於面臨現金短缺,Stable Diffusion背後的英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Stability AI 最近幾周與至少一位潛在買家就出售事宜進行了討論。
報告稱,2024 年第一季度,Stability AI的收入不到500萬美元,虧損超過3000萬美元,並補充說,該公司目前欠雲計算提供商和其他公司近1億美元的未償賬單。
而Stability AI不是第一家揭不開鍋的Gen AI獨角獸。曾經在ChatGPT剛剛發布之時就已經爆火的AI營銷工具Jasper AI,就已經因為沒有核心技術能力,在ChatGPT爆火之後就急速隕落。從巔峰時最高15億美元的估值,到現在幾乎無人問津,也就過了一年多的時間。
從Jasper的隕落可以看出,即便是早早了就踩中Gen AI的風口,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術或者產品能力,即便短期內積累了大量的客戶,也會因為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而失去魔力。
而作為開源社區文生圖扛把子的Stability AI,其技術能力極強。他們的推出的模型不管是從性能還是對用戶的吸引力上看,不說是業界頂流,也至少是第一梯隊。
為什麼連他們也扛不住了呢?
Stability AI的危機來得早有先兆。
在2023年底,很多業內大佬和媒體就預測,Stability AI可能在一年內倒閉或者被收購。
其管理問題早就被擺在檯面上。 Stability AI最大股東之一 Coatue Management 在2023年10月份曾點名要求其CEO Emad Mostaque下台,稱其混亂的管理導致了頂尖人才的外流。
今年三月底,Mostaque主動辭去了Stability AI公司CEO和董事會職務,轉而追求去中心化人工智能。
就在CEO跑路前不久,Stability AI已經失去半數以上的關鍵人才,研發Stable Diffusion模型的五人核心團隊已有三人離開。
Mostaque備受爭議,曾經被媒體稱為“AI 產業的羅賓漢”——用糟糕的商業才能,劫資本家的富,濟研究者的貧。
在2022年10月,Stability AI以10億的估值融到1.01億美元時,它還是一家耀眼的Gen AI明星公司。
然而《Forbes》等媒體曾詳述了Mostaque如何利用來自投資者的這1億多美元資金來創建免費的開源模型,雖然這對公司來說基本無利可圖,但卻使生成式 AI 領域變得前所未有的民主化。
在Mostaque的領導下,Stability幾乎燒完了1億美元,他真的快把公司干倒閉了。Stability 營收遠低於預期,而成本不斷高企。
2023 年 10 月,《福布斯》援引管理委員會的財務預測Stability AI 的支出為 1.53 億美元,收入僅 1100 萬美元。彼時公司的現金已不足 400 萬美元。
Stability AI 被傳在2023年10月獲得英特爾領投一筆近5000 萬美元的融資,以可轉換票據的形式籌集。然而這筆錢似乎並不足夠讓Stability回到正軌。
Stability的盈利方式有DreamStudio的API訪問訂閱服務,以及面向B端企業的 AI 諮詢和模型服務。
然而這對於一家以開源著稱的軟件的支出來說杯水車薪。僅 2023 年,公司預計計算成本將達到 9900 萬美元,此外還有 5400 萬美元的人員成本。
讓其雪上加霜的是其面臨的法律風險。
Stability AI 在2023年7月遭到聯合創始人Cyrus Hodes的起訴,他聲稱在他以100美元的價格出售15%的股份時,Mostaque在公司價值上欺騙了他。
Stability同時面臨巨額版權訴訟。2023年1月,攝影社Getty Images對Stable Diffusion提起訴訟,稱後者已經竊取了該社超過1200萬張受版權保護的照片,如果成立,Stable Diffusion 可能要賠1.8萬億美元。2023年12月,英國一法院裁定該訴訟案正式進入審理期。
其次,Stable Diffusion軟件本身的知識產權就存疑,該模型與德國大學研究者打造的Latent Diffusion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管理混亂、CEO跑路、人才流失、營收困難、又面臨訴訟風險,這些不利因素讓投資人不敢輕易砸錢。 有傳聞稱該公司以40億美元估值嘗試再融資,甚至尋求過出售,但最終價格沒有談攏。
造成Stability雪崩的最後一片雪花可能是來自OpenAI和Google等大模型巨頭的多模態和文生圖技術不斷精進,
這不是突發的地震,而是本就搖搖欲墜的雪山再也無法承受“全球變暖”的競爭環境。
Stability AI自己惹了一堆麻煩處理不過來不說,真正讓他們“賣身求存”的最直接原因,還就是“開源模型公司”真的很難賺到錢。
雖然Stability AI後來也像大部分模型公司一樣也推出了自己的訂閱收費服務。
而且除了生圖模型之外,他們也嘗試推出了大語言模型,編碼模型和視頻模型,豐富自己的產品線,充實自己訂閱服務的價值。
但它的核心用戶確實還是早期衝著“開源”和“生圖”來的個人用戶。免費本來就是吸引他們使用模型的關鍵要素,那他們背後的付費意願肯定就不會太高。
而嘗試鋪開產品線,需要源源不斷的大量資金投入,才有可能讓自己的模型在每個賽道都能保持競爭力。而目前來看,敢於一口氣做那麼多種類模型的AI公司,除了谷歌,就只有OpenAI了。
顯然Stability AI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撐他們這樣攤大餅式的發展。
如果公司沒有辦法持續的獲得收入,用戶增長因為競爭的加劇又阻力重重,進而無法獲得融資輸血。這樣最終就難以逃過“李彥宏開源宿命”。
沒有可能進一步獲得資金,自己有沒有能力造血,即便公司掌握核心技術,有着強大的技術團隊,最終也不得不面對樹倒猢猻散的命運。
對比開源AI找不到商業模式就沒法生存的慘淡現狀,同樣是Gen AI公司,在文生圖領域與之平分秋色的閉源模型Midjourney從成立初期就實現了經濟獨立。
與Mostaque具有爭議的管理風格不同,Midjourney創始人曾被評價為“極有遠見”——創始人David Holz預計未來計算資源將越來越稀缺,因此,他從 2021 年就開始“囤積” GPU。
在對“錢”的態度上,Midjourney在早期就展現出了不同於硅谷其他初創公司的風格——不追求巨額融資和高估值,而是相信“現金為王”,於是早早推出了定價不低的訂閱服務。事實上,Midjourney至今從未接受過任何VC投資。
報道稱,Midjourney創立於2021年8月,僅有11名全職員工,曾在短短一年內實現了1億美元營收,和估值不同,這1億是實打實的現金流。截止2023年9月,Midjourney 團隊擴充到40人,營收有望達2億美金。
幾位與 Midjourney 關係密切的人透露:雖然 Midjourney 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於購買昂貴的 AI 芯片,但自該公司成立之初,Midjourney 就一直在盈利。給公司高管的不是股票包,而是利潤分紅。
在Midjourney靈活的團隊和強大的現金營收能力下,Holz 根本不着急。
他在社交平台X上發布的內容展示出:他希望大家心態好、睡得飽,而自己最近最要緊的事情是看科幻小說,以及給網友安利科幻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