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來源:量子學派
作者:羅金海
去年10月,香港宣稱擁抱Web3.0。
彼時的香港,萬馬齊喑,兩地隔絕。
前途爭議不斷,東方之珠蒙塵。
Web3.0政策一出,點亮新希望。
不凡的起手勢,暗合香港密碼和時代大勢。
所以在《香港,起風了》一文中鼓與呼:
大風,已起。大幕,拉開。
而2023年的4月,新政將出,活動頻頻。
果然,大勢,涌動。似乎風生水起。
財政司長重磅發聲,特首站台Web3.0協會。
但越是激情,就越要冷靜。
現在香港的Web3.0,處在高度熵增狀態。
無數資本與個體湧入,在無規則地做“布朗運動”。
一個正向的強大敘事,千萬別被帶偏方向。
香港,務必小心!
這個四月,香港Web3.0異常火爆。
一個月時間,有超過一百場與Web3.0相關的會議和活動在香港舉辦。
4月7號,在香港大學舉辦的“Blockbooster Web3.0 Hackathon Hong Kong Flagship Series-Into the Socialverse”;
4月10號,有“Web3 香港——全球投資人晚宴”、“Web3 香港——破曉東方”等會議;
4月11號,“Web3全球創業大賽「HAPthon 2023」香港站”、“Web3大數據——引領去中心化未來”、“「如何在香港設立数字資產對沖基金」研討會”也會如期舉行;
4月12號,有“Hong Kong Web3 Festival 2023”、“從Web2到Web3的演進與融合”等會議活動;
…………
回溯到3月28日,“2023香港Web3.0影響力創新峰會”直接在香港科學園高錕會議中心舉辦,更是直接樹立了一個Web3.0峰會高標。
結構板塊一向穩定的香港,很少出現如此熱烈景象。
從去年10月底發布虛擬資產發展政策宣言后,香港Web3.0開始汲取“全球能量”。
越來越多Web3.0從業者在東方之珠聚集,加密世界聚焦HK。
盛宴已至,四月香江,正在湧起Web3.0浪潮。
在Web3.0上的動作,香港在奪回“Web3.0之都”高地嗎?
疫情三年,新加坡搶走Web3.0勢能高地,流浪華人在此取暖。
事實上,香港本應屬於Web3.0的故土。
2017到2019年,甚至更早,加密公司很多選擇香港作為基地。
但2019年後,因為各種關係的突變,很多擔心香港的人開始出走。
香港迷茫之際,新加坡在2021年通過了《支付服務法》、《Crypto發售指南》和《金融綜合法案》。
過去三年,對國內大環境以及香港的擔憂,這讓許多人開始轉移到新加坡。與此同時香港許多金融機構都進駐新加坡,帶走了大量金融人才。
是無奈?抑或擔憂過甚, 這些被稱為“流浪的東方猶太人”,一直游移不定。
去年五月份,新加坡提出打造“去中心化金融中心”。
同年十月份,在新加坡舉行的Token2049積聚加密貨幣信徒。
十一月,新加坡再次強調,要成為数字資產中心。
新加坡這兩年來的一系列動作,的確有見縫插針之感學。
如今的香港,已經由穩到治,這次Web3.0突破就是主動出招。
重新尋找新的引擎和動力,Web3.0猶若劃破長空一把利刃
一個月,舉行超過一百場會議活動。
很多人無法理解:
Web3.0這個行業,真的如此火爆嗎?
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來看。
對於圈內人來說,它確實是焦點。
Web3.0就像是一個充滿魔力的詞語,任何微小的點擊都可能激起千層浪。
它能讓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到一起:
想要入局的創業者、尋找機會的夢想者、混跡江湖的圈錢者、發掘項目的投資者……
即便是不同國籍,背景各異,仍然能夠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但對於圈外的人而言,它卻沒有太多存在感。
很多人並不了解Web3.0,也不會知道這些會議與活動。
普通人對Web3.0這個產業最多的了解,可能也就是兩個東西:
跌跌漲漲的加密貨幣、買進賣出的NFT。
所以從大陸很多實業者的角度上來看,Web3.0更像是一部分人的狂歡。
但對於香港這座城市來說,Web3.0帶來的卻是實實在在的金融新想象。
Web3.0活動突然在香港大熱,還有以下原因。
A、天時,疫情過後全社會都在尋找新機會;
B、地利,香港這座城承載了Web3.0的想象力;
C、人和,一部分人借香港開始搞事情。
目前世界經濟形勢低迷,有機會的地方已然不多。
離開香港的那些人,也開始陸續回歸,香港重新勢起。
與此同時,大陸環境似乎也有新氣象,理性回歸,改革拉滿。
而穿越於深港兩地的新貴,更想在這個時候建立自己的根據地。
有些人有野心,希望利用香港的金融高地,實現創業夢想。
有的人是貪婪,想借用香港Web3.0灰色幕布,包裝龐氏騙局。
有的人是冒險,香港就像是一個創新樂土,續寫新的故事。
對於宏觀世界的操盤者來說,那就是另外一個戰略:
摘去香港頭上緊箍咒,讓這個傳統的金融之都布局Web3.0,這是一種全新的金融試探,也是一種模糊的未來戰略。
它的本質意義是:Web3.0→金融→經濟→全球化。
詳細解釋:借Web3.0的增量去強化現在的金融存量地位,用金融去穩住現有香港的經濟中心位置,只要香港的經濟中心的位置能夠穩住,那麼這個通道就可以成為東西方連接的重要氣口,只要這個氣口存在,那麼以中國為支點的全球化就會繼續高歌猛進。
在一個戰爭陰霾籠罩,東西方對抗明顯,逆全球化的時代,極端性的金融戰和極限的經濟戰,極有可能出現。那麼發展Web3.0可以增加:
A、一個加密支付體系;
B、一個金融體系的備份;
C、一個資產的緩衝要地。
這是自己創造出來的選項和選擇,多了兩個備份和一個戰略空間,就多了與現在的從華爾街到SWIFT金融頂層設計者國家對抗的籌碼。
沉默無語,表面上布局未來Web3.0,實際是在建立一條金融暗線。
這條金融暗線,與香港現在的傳統和優勢密切相關。
香港還是香港,它現在仍然是東西方的連接橋樑。
從文化和技術的現實意義出發:
A、對硬科技的執着,中國一直強調自己的元宇宙方向;
B、對創新文化的認可,美國對Web3.0並不排斥。
這種分工讓中美撐起未來世界兩個方向,各自在擅長的方向上努力發展。
對於金融管制的中國大陸來說,Web3.0的金融屬性難以控制,這個灰色通道不能輕易放開。
但也不能完全將Web3.0機會拱手讓給他人,將重構金融底層的一線希望抹殺。
只堵不疏,就是自我閹割,一個打破舊有金融體系的機會將會白白失去。
這個時候,香港就成了破局的關鍵。
因此就有一個新等式:
香港=中國元宇宙+美國Web3.0
對於香港來說:
謀而後動,綱舉目張,舉重若輕。
這才是應該做的事。
2022年10月31日香港發布《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讓人眼前一亮。
在保守主義橫行的時代確實讓人訝異,香港此舉讓人眼前一亮。
Web3.0在香港,這不是心血來潮那麼簡單,後面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港府原定於20123年3月1日起實施的虛擬資產服務的發牌制度,再一次拖延。
現在的內部說法是改在6月執行,而最終檔案與規則還在審定之中。
此次4月烽火,港府一定要看到更多細節,找出更多漏洞,發現更多破綻。
香港的“加密新政”,不必倉促,需謹之慎之。
讓人擔憂的是制定新政的圈子,過於現實化、金融化、商業化、加密圈化。
投機之人,總是第一步去竊取資源。
資源在手,又總是想着照顧自己的利益。
香港Web3.0政策制定:一定要公利大於私利,才能計之深遠。
加密貨幣到底該如何監管?並無經驗可行。
給Web3.0世界設定規則,也是人類的全新思考。
這是一個“數學+編程”的世界,它的跨學科能力專業官員並不熟悉。
同時這個世界最重要的區塊鏈技術,以法律與金融見長的香港也特別陌生。
這是第一次華人進行金融規則的頂層設計,前無僅有。
不僅考驗港府智慧,更考驗華人遠見。
香港能成為今天的金融之都,頂層是英國人設計的。
盎格魯—撒克遜這種頂層設計能力,的確值得全人類學習。倫敦證券交易所LSE和紐約證券交易所都是19世紀初設計的,體系綿密,拓展性強,對現代金融體系至今還有影響。
此次制定規則要具有
A、拓展性 B、模塊化 C、體系化 D、抽離化
那到底該如何進行Web3.0世界的頂層設計呢?
舉個例子:
美國是如何利用穩定幣控制加密貨幣的,2018年9月,美國批准穩定貨幣Gemini Dollar和Paxos Standard,條件只有一個,你發行数字穩定幣必須在銀行1:1存入美金。就這樣美國不費一兵一卒,沒有破壞市場規則,只是順水推舟,全球信譽最好的公司來為美國創造数字美元,通過運營穩定幣將其背後的美元帶向世界每一個角落。
以上思維,值得香港鏡鑒!
那麼,今天的香港真正要做什麼呢?要準備什麼呢?
在《香港,起風了》一文中,曾經提到過香港現在急需要做的事情如下:
1、鑄造數碼港元穩定幣,建立信用;
2、打造全球具有公信力的虛擬資產交易所;
3、建立元資產與傳統金融的API出入口;
4、在傳統的聯交所中創建ETF投資標目;
5、建立算力交易中心市場;
6、接入有元宇宙背景的硬科技項目,虛實結合;
7、培養更多的科技IT人才;
8、強化香港的科技金融教育;
9、吸納全球特別是歐美世界的Web3.0項目;
10、投資全世界最優秀的公鏈、錢包、NFT項目;
11、制定詳細的政策方針,保持政治穩定;
12、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制度,保護每個人的元資產。
其中最重要的兩點,是第11條和第12條。
關於Web3.0的法律設定,一直存在很多天然矛盾。
矛盾一
法幣的中心化與加密貨幣去中心化的矛盾
矛盾二
傳統世界實物資產錨定性與加密世界虛擬資產無錨定性的矛盾
矛盾三
加密資產流通性與升值期望值之間的矛盾。
正因如此,很容易出現與法律衝突的風險問題。
·如何解決虛擬資產的財產屬性和權利界定;
·如何解決不可篡改的法律障礙;
·如何解決匿名性帶來的隱患問題;
·如何解決私鑰帶來的執行困境;
·如何打通傳統金融與加密通道的困境;
這是多個世界的博弈過程。
一個是傳統世界與加密世界的博弈;
一個是以美元為中心的法幣與以以太坊為中心的加密幣的博弈;
一個是傳統資本與新型資本的博弈……
Web3.0在香港的制度設計,就是找到一個納什均衡點。
香港要在Web3.0有所為,關鍵在於金融。
而金融最關鍵的,又在於“貨幣”。
本質上,貨幣、權力、金融是連通的。
在《權力·數學·貨幣》一文中,已經有過詳細推理。
香港押注Web3.0,就是要重構世界級的貨幣|權力|金融。
這裏面最重要的是打造自己的穩定幣——数字港元。
穩定幣是串聯現實世界和加密世界的中間通道。
國家法幣和加密貨幣最終一定要打通的,就是由穩定幣來對接。
以上是数字港元建立世界級信用的邏輯。
美元的信用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首先是錨定黃金,後來黃金儲備不夠了,就錨定美國的權力(軍力、石油、文化、價值觀),美元的信用通過40年時間得到全球認可。
那麼数字港元的信用如何建立呢?
通過法定港元與美元的掛鈎,強化自己的世界級信用,数字穩定幣再綁定法定港元,就具有了同樣的信用,維持這種信用不變,那麼数字港元本身就是信用,就是權力,就是未來黃金。
1983年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實施,至今為止,已經為香港的数字穩定幣積累信用40年。可以借力打力。
香港第一要務:建立数字穩定幣。
這不一定需要官方出手,更多可由民間大企業,無論是中美歐的企業都可以去申請。
但必須要給出1:1的法定港元來錨定。
越早發行中立性数字貨幣,越能夠建立早期的貨幣信用。
香港的穩定幣,本身是為世界建立一個新的錨定。
它不僅擁有美元聯繫穩定的光輝,還有人民幣在背後的加持。
可以說,港元本身的信用,不亞於任何一個國家。
而且香港打造“数字港元”,還有很多的實際用途,這也有利於数字港元的推廣。
此時全球貨幣一片混亂,這是一個好的機會。
一旦更多的競爭者出現,要建立穩定信用幣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一旦擁有了一個穩定的数字貨幣,相當於是新建了一個世界級支付體系。
那麼發生世界級金融戰的時候,中國最起碼還有一個區別於SWIFT的外掛接口。
所以,這不僅僅是一個数字穩定幣,還重建了一套金融支付系統。
轉型的香港與混沌的個體,這兩者的目標並不一致。
香港這座城市,希望在Web3.0方面建立宏圖遠略。
從“金融之城”,轉型為“元資產之都”。
但對於個體來說,有一些人並不在乎香港未來,也不在意這座城市的發展。
有一些人,從來不做事只做PPT,最後蹭會蹭人蹭合影。
人性是逐利的,資本是貪婪的。
更何況,香港本就是“金融之都”。
從一開始,香港就是與“財富”打交道的。
作為全球的資產管理之都,金錢永不眠。
四月之後,一定會有更多人蜂擁而至。
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財富的吸引,能夠為香港帶來勢能,推動Web3.0發展。
但與此同時也需要警惕,小心低級騙局毀了大好前途。
港府,小心一地雞毛。
越是熱潮湧動,越是要學會“冷思考”。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香港特區政府網站發表司長隨筆《發展 Web3 — 守正創新 穩慎前行》,為了讓 Web3 穩慎走好創新發展的道路,將採取「適當監管」和「推動發展」兩者並重的策略。
但這個領域的複雜以及灰色,還有人性在法外之地的貪婪,比傳統金融要可怕且激進得多,這一點以陳茂波為代表的港府官員要更加小心。
不用太心急,只要保持這個勢就可以了。
這個領域還有更多的人才,還沒有進入香港。
不會投機所以反應遲鈍,但這些人可能給香港帶來落地應用。
Web3.0的熱潮下,一定會有許多這個領域的科技詐騙犯。
好好的政策,別最後搞得一地雞毛。
個人,小心傾家蕩產。
Web3.0之所以如此火熱,很大原因在於它能造富。
但相對的,它的風險指數也無比之高。
從某種意義上講,Web3.0是一個“高危行業”。
少數人一夜暴富,更多人傾家蕩產。
很多人對Web3.0其實並不了解,只是看到財富的曙光,就一頭扎了進去。
買了一大堆加密貨幣,或者是投資了某一個Web3.0項目。
但最後到頭來一無所有,錢財空空。
小心,那些光鮮明亮的項目,一定要競調多了解。
別頭腦發熱,最後一無所有。
別輕易入局項目,好的項目不會天天想着路演的。
你以為自己獨具慧眼,但很可能只是別人眼中的“韭菜”。
那些衝著賺快錢,抱着撈一筆的心態的人,請小心。
那些說要All in Web3.0的人,你們是最危險的。
千萬不要高估了自己的智慧,你可能就是韭菜。
過去50年,香港有自己的敘事。
這些敘事充滿了智慧,也彰顯着這座城市的偉大。
敘事①:因為英國的管理,所以它是一個東西方文化結合的城市。
敘事②:改革開放之前,它是中國連接世界的窗口。
敘事③:開放之後,它是東方世界的金融中心,改革開放的經濟引擎。
敘事④:法治與自由之城,一國兩制的典範。
曾經這些敘事造就了香港的傳奇。今天的香港,需要新敘事。
Web3.0給了香港新機會,開啟這個城市的新敘事。
這個敘事可以這樣描述:
①香港要成為“Web3.0之都 ”“加密之心”“DLT基地”“全城元宇宙”;
②香港要成為金融科技的“碳硅聖地”;
③香港要成為世界金融玩家們的“第一綠洲”;
④香港要成為下一站互聯網的“西部世界”;
……
這些新敘事,結合起來就是一個大敘事:香港要成為“元資產之都”。
但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需要歷史級別的心力和智慧。
可以說,這又是一次偉大的轉型和抉擇。
但這個新敘事能否完整走下去,還需要觀望。
18世紀,盧梭寫下《社會契約論》。
21世紀,人類用數學打造智能合約,契約重構。
人類從“社會契約”,開始走向“數學契約”。
《社會契約論》衍生出現代金融,由合同來維繫人與人,文明與文明的信任。
而《數學契約論》將衍生出宇宙級的“元資產”,由數學來維繫人與人,人與機器的信任。
打造“元資產之都”,不久將來可能看到這樣一幕:
一個企業可以同時在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發布資產。
一邊是現實資產,一邊則是加密資產。
而最後,它們都可以統一成為“元資產”。
元資產的特點如下:
①自主性:財富由個人意志自主支配,其他人無法強行干預。
②私密性:個人資產可以選擇公開或者匿名。
③安全性:不受其他要素干擾,只需要保證數學上的合法性。
④稀缺性:不能任意追加資產數量,有程序或者合約進行限制。
⑤流動性:非常容易兌換並且在相當大範圍內快速流通。
而能夠同時發布原子資產和比特資產的,就是香港。
香港在Web3.0上的抉擇與行動,關乎的不僅僅是自身命運。
所以財政司長陳茂波寫下筆記,特首李家超親臨 Web3.0 協會。
可見這個城市,多麼在意Web3.0設定的未來方向。
香港可以是一個穩定的錨,一個保護更多人財富的隱變量。
但與原子世界不同,Web3.0是非常的不可控的
△x△p≥h/4π
在這樣一個隨時會bigbang的世界,真不知道明天和危險哪個提前到來?
就像原子的核裂變,你必須找到控制鏈式反應的臨界點。
控制好,它可以造福世人;
控制不好,可能帶來災難。
這不是杞人憂天,從2011年一路走來見識過太多。
而Web3.0的世界,發生太多次“波函數坍塌”。
所以,如果真的喜歡香港,請務必要小心謹慎。
你的一個微小的投資,都可能會引發“蝴蝶效應”。
你的一次認真思考,可能決定香港Web3.0未來。
香港,在混沌中建立Web3.0規則必須公心>私利。
個人,要回歸理性,深度思考,提升認知,成為低熵體。
雖說人間四月春,但香港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