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作者:北辰
關於PayTech的討論越來越多,Solana、Binance、Coinbase 等crypto行業巨頭聚焦Web3支付,Visa、紅杉資本、淡馬錫等傳統金融也在頻繁投資加密支付,讓人有一種2023年初發生在DePIN上的熟悉感——都是新、舊世界具有影響力的大資本在布局,而且敘事都落在了吸引現實世界的資源。在東南亞、南美洲等第三世界,USDT甚至成為了比本國法幣更優的選擇。
種種不同層面、渠道的信息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那就是Web3支付(PayFi /加密支付)起風了。畢竟如果把全球支付市場比作一份夢幻婚禮的蛋糕,那麼蛋糕只要掉一粒渣兒,都會成就一個千億巨頭,而這場淘金熱才剛剛開始。
不過由於Web3支付這個概念包羅了太多本不相干的事情,所以我們有必要先界定清楚是從傳統金融系統中演化的以USDT等穩定幣為核心的FinTech(金融科技),還是從比特幣演化出來的基於分佈式賬本技術(DLT)的支付系統。
用金融科技實現的Web3支付,只是在原本提供的法幣基礎上增加了USDT等穩定幣,依舊採用傳統的層層嵌套的清結算系統。這類產品唯一的價值在於作為影子美元的USDT等穩定幣,否則跟支持Q幣、歡樂豆沒有任何區別。
基於分佈式賬本技術而實現的Web3支付,現在轉賬已經很方便了,但還沒有實現高頻支付。這類Web3支付其實是醞釀了數百年的經濟學思想,並在過去十多年的加密試驗場里得到了驗證,沿着這個方向前行,你會發現一段波瀾壯闊的征途正在黎明破曉時分起航!
一、傳統金融科技體系下的Web3支付
大多數Web3支付產品所謂的Web3其實指的是USDT等穩定幣,產品層面依然跟其他Web2支付沒有區別,都是基於傳統支付體系的某個環節的API而開發了一個應用,只不過支持了USDT之類的貨幣類型。而且由於是額外嫁接了另類貨幣,所以渠道成本其實要高於法幣。
我們先跳出紛繁複雜的科技和金融領域的黑話,來捋清傳統金融科技的支付系統的本來面目,關於Web3支付的成色如何也就清晰多了。
1.1.傳統的支付系統及PayTech的演進
先以日常生活中的支付場景為例,解析一下傳統的支付處理流程。我們在便利店結賬時,手機掃碼然後確認支付即可,然而這個不到一秒鐘的動作,背後是有六七個參与方經過了十幾道程序才完成。
首先客戶會選擇支付方式(如信用卡、借記卡或者支付寶之類的数字錢包),確認后支付網關會把這筆交易的信息加密後傳遞給支付處理商/處理器,在檢查沒有異常后就放行,轉給卡組織(如Visa、萬事達),卡組織再轉給銀行卡所在的發卡行,驗證是否足額后,就從客戶的賬戶中扣除資金(但是注意,並沒有直接轉賬,而是先託管着),然後信息再按原路返回,依次經卡組織、支付處理商/處理器、支付網關發送到商家,商家显示支付成功。但是真正到賬還得至少一個工作日,清結算的流程也很複雜,這裏不再贅述。
現代金融系統如此複雜的處理流程,是在郵政馬車的年代逐步建立起來的。金融科技公司並沒有改變這個體系,而是從流程中的某個環節切入,負責加速信息的處理,這就是FinTech的全部價值之所在。畢竟,在無數筆交易的積累下,每個環節都意味着巨量的財富,
銀行雖然從1970年代就開始电子化,但FinTech的思路一直都是把業務搬到線上以便加速處理。銀行內部的架構和流程沒有變化,頂多算是為了集約化而推進了中台建設,以便跟第三方的支付公司競爭。
卡組織作為跨銀行的清算網絡,核心業務是解決跨銀行交易的簽發、結算和對賬,也在1970年代就開始了电子化,但業務邏輯跟紙質賬單時代沒有區別,FinTech只是加快了處理速度。
不過以Visa為代表的卡組織,在此基礎上推出了支付終端——POS機,不僅很快就佔據了零售業的主流支付市場,而且從此支付生態系統都圍繞着支付終端而展開。比如成就了一批以VeriFone(惠爾豐)為代表的硬件製造商,以及分化出了支付服務提供商(PSP)的角色,並把支付服務提供商的任務又抽象出了支付處理商/處理器和支付網關。
如果說卡組織是通過組建銀行網絡的方式,讓商家可以接收來自更多銀行的轉賬,那麼PSP(支付服務提供商)則進一步讓商家可以接收更多的卡組織及其他支付渠道(如後來的Paypal)的轉賬。至於支付處理商/處理器和支付網關,則是在不同階段負責傳輸信息和檢查信息。
以上環節的FinTech,都是在加快信息處理的效率,整個流程依舊是複雜冗長的,當然費用也是高昂的。比如僅不起眼的支付處理器,預計到2030年的市場規模就超過1900億美元。
真正能稱得上革命性的FinTech,是1998年的Paypal,用戶用郵箱註冊賬戶/数字錢包,充值后就能繞過傳統金融系統,在平台內部無損地轉賬,只有提現時要跟銀行打交道,才會產生費用。儘管Paypal的處理方式跟遊戲公司的歡樂豆沒有區別,但就是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硬生生從傳統金融系統中撕開了一道口子,迫使傳統金融也步履蹣跚地邁入了互聯網支付的時代,而代價就是以Paypal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不斷面臨被起訴和打壓。
Paypal之後的支付領域儘管在商業上極速狂飆,比如後起之秀支付寶逐步搭建了一套完全可以替代銀行的金融服務平台,甚至還建立了一套超越了銀行系統的信用體系,但在FinTech上的進步只有二維碼這種微創新,再無機制上的革命。
1.2.基於金融科技的Web3支付
現在無論是加密貨幣巨頭還是傳統支付公司,推出來的Web3支付項目無一不是建立在傳統支付系統的基礎上,不過還是可以再具體區分介紹一下。
1.2.1.傳統支付公司:把USDT當作歡樂豆
傳統支付公司积極進入Web3,雖然也有獲取新用戶的考慮,但很大程度上還是一種進攻型防守,害怕錯過加密貨幣這個趨勢。就像美國大選中候選人競相表態支持加密貨幣,只是花了極小的精力來爭取一下非核心戰略版圖的資源而已。
事實上傳統支付公司過去沒有改變傳統金融體系,進入Web3也同樣不會改變,他們只是利用已有的市場佔有率優勢,在提供的諸多服務中又添加了加密貨幣這一資產類別而已,技術難度相當於添加了歡樂豆。
從銀行(如ZA Bank)到卡組織(如Visa)再到支付服務提供商(如PayPal),他們宣稱擁抱crypto,而且也確實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但他們說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實際在做什麼。所有的業務總結起來就是讓消費者可以使⽤銀行卡購買加密貨幣,並進⾏轉賬、⽀付,也就是作為「法幣與加密貨幣之間的兌換渠道」來賺取兌換費,這完全是OTC的市場。至於「讓終端消費者無縫體驗」之類的技術更沒什麼稀奇,因為歡樂豆也是一樣的。
真正能在Web3支付上更進一步的傳統支付公司還得是PayPal,他們在以太坊和Solana上發行了美元穩定幣PYUSD(PayPal USD)。PayPal宣稱是為了「利用分佈式賬本技術 (DLT)、可編程性、智能合約和代幣化來實現即時結算,並與最廣泛使用的交易所、錢包和dApp兼容……」,因為這樣不僅能賺取法幣與PYUSD之間的兌換手續費,還能延長資金的沉澱時間,跟Binance推出BUSD的初衷是一樣的。
PayPal更長遠的目標是有望取代銀行卡成為主要支付渠道。當然目前來看,它既沒有電商平台的基本盤,也沒有佔據線下商戶的市場,而且各大平台也都在推出自己的支付工具(如Apple Pay),所以試圖通過PYUSD來重返巔峰時刻的機會似乎不大。
相比於缺乏支付場景的PayPal,2009年成立的支付平台Square則在線下建立了龐大的商戶支付網絡,並且通過費率折扣等方式推廣自有支付工具Cash App,似有取代銀行卡成為主要支付渠道的趨勢。值得一提的是Square的創始人Jack Dorsey也是Twitter的聯合創始人及前CTO。
Square正式進軍Web3的方式是開發比特幣礦機,但它的前員工在2023年出來創立了Web3支付公司Bridge,並獲得了紅杉資本、Ribbit、Index等機構5800萬美元投資,而且10月份又作價11億美元賣給了支付處理商Stripe。Bridge所做的其實就是讓客戶存入美元和歐元,創建穩定幣,然後用穩定幣來轉賬,把穩定幣當作歡樂豆你就豁然開朗了。當然我不是在批評Bridge,事實上Bridge已經悄然間實現了當年Ripple許下的宏大敘事。
類似的產品還有匯旺,據說是成都團隊,但之所以能在東南亞做出風生水起的產品,主要原因是那裡的政策空間比較大,黑灰產的收款工具無疑是非常大的剛需。
比支付工具更為底層的產品是貨幣本身,現在除了USDT、USDC,還湧現了許多具體場景下的穩定幣,如在貝萊德支持下的Ondo Finance推出的OUSG和USDY,用於投資短期美國國債、銀行活期存款。
總而言之,傳統支付公司的Web3支付,相當於歡樂豆的技術難度,門檻在於能否找到自己的支付場景。
1.2.2.加密貨幣巨頭:熱衷發行聯名銀行卡
如果說傳統金融是用支持歡樂豆的方式來賺OTC的手續費,那麼加密貨幣巨頭則是反過來,用支持銀行卡的方式來賺OTC的手續費,總之他們雙向奔赴來打通銀行卡與歡樂豆之間的通道。
Coinbase、Binance這些交易所之所以選擇與Visa、萬事達等老牌支付巨頭合作發行聯名的加密銀行卡,固然是為了借力傳統金融的基礎設施來吸引更多的加密資產進來,還有一個隱秘的原因,那就是打造品牌。畢竟只要發卡,就可以宣稱支持「在全球超過6000萬家線上和線下商家處兌換和消費加密貨幣」,實際上只需要跟Visa國際組織里的某家會員銀行合作即可,甚至直接外包給第三方發卡機構就搞定了。
此類案例不勝枚舉,有幾分像移動支付剛興盛的2015年左右,湧現了許多移動支付創業公司,技術甚至牌照都是套殼的,但不妨礙資本市場青睞這個新風口。
加密貨幣巨頭的聯名卡的運營成本其實蠻高,比如硬件錢包OneKey推出的OneKey Card運營一年多就下線了。據公告透露,「這裡有很多挑戰,想要同時做到小團隊低成本運作、低廉手續費、卡段穩定運行、抗黑灰產、合規... 平衡這些因素是非常困難的」。
後來又出現了PayFi這個圍繞發送/接收結算而構建的鏈上新金融的概念,試圖來重新定義支付,號稱「擺脫了傳統銀行系統的束縛,使用戶能夠以低費用在全球範圍內發送加密貨幣,並可選擇將加密資產輕鬆提現至個人保管」。但就目前的解決方案來看,都是在傳統支付體系的框架搶佔OTC商家的市場,而他們的合規性又註定了最後會跟傳統銀行系統以及歡樂豆沒有區別。
真正能在PayTech上帶來機製革命的Web3支付方案,還得是基於分佈式賬本技術而實現的解決方案。
二、區塊鏈支付:監管內外的區塊鏈支付是兩個物種
無論是央行CBDC、私營機構還是公鏈,討論Web3支付時都繞不開分佈式賬本技術 (DLT) ,即使他們很多人把USDT當作歡樂豆來處理,但至少這裏的歡樂豆是基於DLT發行的。
DLT本質上是一種由多個節點共同維護的數據庫,每個節點都共享和同步相同副本。區塊鏈就是一種DLT,不過DLT不一定是區塊鏈。隨着比特幣誕生而引發的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的衝擊,DLT越來越被當作取代傳統中心化實體來轉移資金的新基礎設施,當然多數是作為替代方案還停留在試驗階段。
DLT最大的優勢在於它是個點對點(P2P)的網絡,所以交易雙方不再需要複雜的中介機構,直接通過公共賬本就能驗證金融交易,從而實現清結算,而且DLT還24/7全天候運行。而且基於DLT做支付,還有一個優勢是貨幣具有可編程性——不僅能通過智能合約來定義不同的貨幣規則,而且跟其他智能合約交互時還能實現更複雜的功能。
以上是基於DLT做支付的共同優勢,可問題在於DLT與DLT之間的差異之大甚至存在生殖隔離,比如公鏈與聯盟鏈。而且即使都是公鏈,僅共識算法類型的不同(如PoW與PoS),確認速度、成本結構都可能千差萬別,何況是基於不同類型DLT所構建的支付應用。
行業似乎忽略了這些不同,只在意TPS的快與慢以及合規與否。不過市場不同於學術界依賴同行評議(可能論文發表得多了就成了權威),DLT的發展終究是要交給市場來驗證。
2.1.聯盟鏈及CBDC是苟合的產物
聯盟鏈很大程度上是與中心化系統苟合的產物——基於DLT技術,並嚴格控制着訪問權限。這種貌似去中心化的中心化方案,可以滿足監管合規性,但實質上依然是一個封閉的系統。這就註定了只是在傳統金融體系內的某個環節發揮降本增效的作用,並不會改變體系本身。
在最主流的敘事中,央行数字貨幣(CBDC)似乎才是Web3支付的終點。雖然CBDC本身是一個偽命題,不止是技術層面,甚至從貨幣的角度來說也是如此。而有的CBDC方案還不如聯盟鏈,因為壓根兒就是一个中心化數據庫,只能說借鑒了一些DLT的技術特徵,如多節點、共識機制。不過更為荒謬的是,有些拿着中心化數據庫的技術拼湊出了一個帶着版本號的關係型數據庫,沒有區塊,也沒有鏈,卻吹噓為區塊鏈的創新,比如Sui。
所以基於聯盟鏈做的支付應用以及CBDC,也只是針對組織內部的清結算系統進行局部的工具迭代,而非涉及整個金融體系的範式革命。而且這些工具迭代理論上直接用中心化數據庫的效果會更好。
這種用新技術來重複舊業務的現象只是過渡階段的特殊產物。香港已經在基於DLT構建金融產品方面沉澱了不少案例,目前來看並沒有帶來業務上質的飛躍。所以我們還是聚焦那些真正構建在公鏈上的Web3支付吧。
2.2.公鏈在模仿聯盟鏈
真正的Web3支付應該構建在公鏈上,這也是比特幣以及區塊鏈最原初的願景。這些年來沿着這個思路不斷擴展,今年7月份時Solana基金會主席Lily Liu正式提出了PayFi概念。
她將PayFi定義為「圍繞貨幣時間價值構建的新金融原語」,是在結算層之上的金融創新。DeFi是解決交易問題,PayFi則涉及更廣泛的經濟活動——發送和接收,如供應鏈金融、發薪貸款、信用卡、企業信貸、銀行間回購等場景,所以市場也更大。
Lily Liu認為PayFi的成功要滿足三個條件:快速且低成本、廣泛使用的貨幣、開發者,最後的結論是只有Solana才能完美滿足。前面的論述倒也沒有指摘之處,不過這個結論一定會招來許多競爭對手的反對,比如Ripple。
Ripple在2012年就正式做PayFi了(當時還沒有這個詞彙),定位是可以讓全球金融機構之間用XRP進行轉賬的區塊鏈,曾被寄予了打破SWIFT垄斷的厚望,在2019年還入選了《福布斯》最具創新力的50家金融科技公司。
Ripple的Layer1是XRP Ledger,這是一個基於聯邦學習的區塊鏈,嚴格來講是個聯盟鏈,儘管它自稱是公鏈(只能說它開源而已)。最初的業務是照抄比特幣,只是速度更快——讓大家直接採用它的原生資產XRP來轉賬。
Ripple團隊持有着大量XRP,並不斷出售獲利,而且還屢次通過釋放回購消息、與做市商合作增加交易量等方式在二級市場拉盤。他們在出售XRP時有意模糊了XRP與Ripple股權之間的關係,所以被SEC盯上,深陷糾紛四年之久,近期應該會和解,但並不妨礙XRP沒啥用的基本事實。Ripple後來也意識到不會有人用XRP這種價格波動的空氣幣來支付(甚至比特幣因為波動性而不適用於零售支付),所以嘗試推出穩定幣RLUSD、給各個國家構建CBDC、提供資產代幣化(Asset Tokenization)和託管服務。
如果只是根據Ripple的宣傳材料來判斷,你會覺得Ripple憑藉能夠在幾秒內完成支付的優勢,已覆蓋全球80多個支付市場,處理交易量超過500億美元。但實際上Ripple針對銀行的xCurrent ,只是把跨銀行轉帳的信息記錄在Ripple的區塊鏈上而已,最核心的自動對賬引擎技術其實跟傳統清算機構沒有區別。Ripple在2023年收購的数字資產託管技術提供商Metaco,該業務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牌照和渠道。至於用XRP這種價格波動的空氣幣來進行消費支付就更是偽命題了。
一言以蔽之,Ripple在PayFi市場發揮了頂級營銷家的作用。就像剛才提到的加密公司只要跟Visa國際組織里的某家會員銀行合作,就能宣稱產品「在全球超過6000萬家線上和線下商家處兌換和消費加密貨幣」。
總之,幾乎所有公鏈在談論PayFi時,都是在強調它的速度多快,它多便宜,它多合規,但是基於公鏈所做的PayFi產品(比如Huma Finance)依舊是在傳統支付體系內把區塊鏈作為記賬工具而已。除了沒有KYC,跟聯盟鏈有什麼區別?
2.3.比特幣閃電網絡及局限性
所以還是得看構建在公鏈上的加密原生的方案,但是往往受限於公鏈的區塊大小和確認時間,所以只能作為匯款轉賬,無法支持日常生活中高頻的小額支付。比特幣閃電網絡(Lightning Network)則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簡單來說就是在鏈下建立了支付通道(channel),這個通道相當於賬戶A與賬戶B共同創建的一個多簽錢包,他們都往該錢包里充值,然後可以無限次轉賬(每次轉賬實質上是更新一下錢包餘額分配狀態,形成一個新的UTXO,也就是未花費的交易輸出),直到最後一筆轉賬也就是關閉通道時,才會交由比特幣網絡來驗證。所以閃電網絡可以在不改變比特幣底層機制的情況下實現高頻支付。
到這裏也許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支付通道內的餘額變動並沒有上鏈,那麼如何來保障安全性?傳統金融體系的安全性取決於機構的信用擔保,但閃電網絡則通過LN-Penalty 、HTLC(哈希時間鎖合約)等密碼學技術確保了支付通道的安全性,具體不再贅述。
需要注意的是,剛才討論的安全通道是一對一的,但在實際轉賬中,不可能與每個人都單獨建一個多簽錢包,所以就出現了一對多的方案,也就是多跳路由技術。通俗來講就是A與B之間有支付通道,B與C之間也有支付通道,那麼A直接轉賬給B,B再轉賬給C即可,賬戶B充當了中繼節點的角色,A與B就不用再單獨建支付通道了。根據六度分隔理論,通過六個人你就可以認識世界上任意一個人。
這個一對多的方案需要中繼用戶必須定期在線且資金充足,否則可能交易失敗,閃電網絡採用了多路徑路由、節點冗餘等技術足以克服這些挑戰。但在實際使用中,這種設計未免太過理想化——假設用戶願意提前鎖定大量資金,假設用戶願意容忍各種技術限制,這些都與PayFi原本要解決的資本效率問題背道而馳。
閃電網絡的方案後來從比特幣擴展到了其他公鏈。例如基於Nervos CKB構建的Fiber Network,具有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能力,在資產管理方面更靈活,但依舊沒有跳出支付通道設計帶來的困境。
這裏就引出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金融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創新,可能很難重塑整個支付體系。那麼究竟什麼樣的設計,才能帶來系統性的範式革命?
三、貨幣的終點是沒有貨幣
金融從來都是作為一個複雜的系統而存在,僅僅是技術的話很難帶來實質的變革,所以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這個系統。
金融是為了服務現實交易而發展出來的工具體系,貨幣在其中扮演着價值記賬單位的角色,由此衍生了極為複雜的交易系統、清算系統和信用體系等。正因為我們繞不開貨幣,準確來說是繞不開法幣,更準確來說是繞不開美元,所以目前的Web3支付賽道甚至整個crypto市場,最高追求就是被納入以USDT為代表的影子美元的經濟體系。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着;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這段話出自波伏娃1949年所著的《第二性》,我認為裏面的「女人」完全可以替換為「crypto」,至少Web3支付賽道正在這條墜落到極樂的道路上忘我地狂奔。而我想指出的是,完全可以沿着另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走下去,這條道路是數百年的經濟學思想推演出來的,而且在過去十多年的加密試驗場里已經得到了初步驗證!
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採用了一些普遍需要的、便於儲存的商品作為一般等價物,進入了商品貨幣階段。比如獸皮、牲畜(話說許多語言中"金錢"一詞都與牲畜有詞源關係)、穀物、布匹、食鹽以及貝殼之類的裝飾品等。
後來隨着貿易規模的擴大,對便攜性、耐久性、可分割性等特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貨幣開始往金屬集中,進入到了金屬貨幣階段。
不過隨着貿易規模的發展,即使是貴金屬貨幣,商人大量存放和攜帶也不方便,他們選擇把貴金屬存放在有保險庫和守衛的金匠那裡,然後直接拿着類似於倉單的存儲票據在市場上交易,這種票據作為一種准貨幣逐漸被法律認可。
由於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人頻繁調取自己存儲的貴金屬,所以金匠往往會超發票據,這時候票據的價值就建立在金匠的信用基礎之上。後來從金匠又演化出了更為專業的銀行(18世紀倫敦大多數銀行家仍是金匠公會的成員),從此以機構信用為基礎,直接進入到紙幣階段,當然也建立了相對規範的貨幣發行和兌付規則。
話說交子作為最早的紙幣,在南宋時期發行的背景也差不多類似,而且後續的發展路徑也差不多,都是私人商業機構先發行並自由競爭,然後被政府垄斷,以國家信用作為背書,將發行權集中於央行,並且強制印製出來的法幣流通(這一點極為糟糕!)。
進入國家信用貨幣階段后,貨幣發行權已經成為了國家主權的一部分,貨幣本身再沒有發生更大的變化(頂多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從金本位的束縛中解放,更進一步地放飛),接下來的發展才是關於技術的。
隨着貿易規模的擴大,紙幣(本質上是票據)都無法滿足需求了。但是如果雙方都是在同一家銀行開戶,那麼他們其實不需要使用紙幣,通過銀行轉賬這種純粹的賬簿記錄就能完成交易,無非需要銀行在背後進行複雜的清算而已。這種清算自然也能服務於不同銀行間的轉賬,於是逐漸形成了銀行網絡以及銀行信用體系,包括
回顧到這裏,我們可以發現,貨幣是服務貿易而產生的,是為了高效地匹配供需,從商品貨幣到信用貨幣,即使是國家信用貨幣也不例外。
不過國家信用貨幣依賴央行的調控,且不論央行的調控是否正確,每個國家的央行利益出發點都是不一致的,所以這些政策最終會擾亂原本的價格結構,引導資源投向錯誤的方向,錯誤不斷積累直到最後聚在一起被清算。所以哈耶克主張貨幣非國家化,需要來一場像19世紀的自由貿易運動那樣的自由貨幣運動,然後形成新的銀行體系。
既然隨着交換機制(尤其是清算系統)的演進,貨幣已經從實物的交換媒介演變為抽象的記賬單位,那麼是否可以更進一步地直接完成商品和服務的交換?畢竟貨幣的產生只是為了克服以物易物的局限性。這絕不是倒退到原始社會,以物易物之所以被貨幣取代,是因為當時的市場太小,缺乏足夠的巧合來匹配需求。
但隨着市場規模的擴大以及交換機制的演進,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事實在上世紀90年代的阿根廷,一些社區已經嘗試以內部信用券作為另類貨幣,幫助弱勢群體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參与經濟活動,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最高峰600萬人使用),只是後來因為發行端泛濫,就跟今天地方政府發行的垃圾債券一樣爛尾了,但是crypto世界直接在技術上杜絕了這種爛尾的可能性。
不過這裏要補充說明一點,作者並不是極端地認為應該完全消滅貨幣,只是認為未來不再需要貨幣作為交易的中介,但依舊需要一個共同的價值參照標準,畢竟海量的商品之間的比率幾乎是無窮無盡的。理想的計量單位不應該是無限制通膨的法幣,但更不應該是供應有限的黃金、比特幣之類的資產,因為這意味着後來者的成本一定要高於早期持有者,也就必然導致持有者傾向於囤積,最終造成不必要的通縮。
這種觸及到更深層次的金融系統的技術是比特幣開啟的區塊鏈。作為無需信任的點對點的價值交換系統,可以直接跳過傳統金融里的多級清算體系(他們所做的也無非是計算金額)。
而且在區塊鏈世界里,每一種代幣(token)都意味着某種價值、所有權甚至訪問權,也就是說它們天然就是一種鏈上原生的商品或者服務,它們之間可以通過DEX(去中心化交易所)來交換,跳過了貨幣這个中介直接來計算交換比率,所以不僅不需要實物貨幣,甚至乾脆不需要貨幣。
這種方案看起來是中本聰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天方夜譚,但實際上早在1875年英國經濟學家和邏輯學家William Stanley Jevons就在著作《貨幣及其交換機制》(Money and the Mechanism of Exchange)中就推演了貨幣的發展路徑,認為將來會進入到以物易物的階段,而且他當時先知般預言了美元正在堅定不移地走向國際貨幣。
而且過去幾十年來的密碼學實踐也在驗證這種猜想。
經過許多個思想和技術的猜想、試驗,最終促成了中本聰在2008年發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电子貨幣系統》,他在前人的基礎上,把共識算法與公鑰密碼學相結合,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一種去中心化貨幣,開啟了區塊鏈的時代。
不過他固執地認為比特幣並不需要腳本系統,這就給了後來者機會。比如2012年Yoni Assia提出了Colored Coins
Colored Coins讓比特幣可以表示各種数字資產,但囿於比特幣的功能限制,只能發行和交易,依舊不能支持圖靈完備的腳本。於是團隊核心成員Vitalik Buterin另起爐灶發布了以太坊白皮書《下一代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平台》,從此內置圖靈完備編程語言的區塊鏈正式問世了,允許任何人編寫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到此為止,
結論
在Web3支付這個小徑分岔的花園,皈依者的道路上正在熱鬧地表演着歡樂豆的把戲吸引無數觀眾。反叛者的道路上則布滿荊棘,註定是「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
從傑文斯到哈耶克,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們已經預見了貨幣終將回歸到更本質的交換形式。從賽博朋克到加密無政府主義,創作者和密碼學家們已經在加密世界的試驗場里讓我們看到了這種可能性。
在這條艱難但可靠的道路上,我們期待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加入,一起在技術堆棧和商業場景方面貢獻力量,開拓屬於我們的範式革命。歡迎關注與討論~